公告

* 建议加入交流群

云术综合科技交流群:
955122914

Skip to content

Gemini 2.5 Pro Preview 05-06

更新: 8/15/2025 字数: 0 字 时长: 0 分钟

第一章 寒山不堪留

凌云记得,拜入青玄门下的那一天,师尊清玄真人抚着他的顶,目光温和如三月春风:“好孩子,你心性纯良,又具慧根,好生修行,未来不可限量。”

那时的他,是师尊座下最受瞩目的大弟子,剑法初成,术法小有所悟,同门敬佩,师尊期许。他每日闻鸡起舞,于晨曦微露时练剑,于星月皎洁时吐纳,不敢有丝毫懈怠。师尊也常在夜深人静时,唤他至丹房,亲自指点他修行中的疑难,偶尔还会煮上一壶清茶,与他闲话家常,那些时光,温暖而充实,是他修行路上最明亮的灯塔。

一切的改变,从三年前那个名为林轩的少年拜入山门开始。

林轩,据说是百年不遇的修道奇才,身负“天命”,入门测试时便引动天地异象,霞光满天。清玄真人见到他时,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眸里,竟也泛起了少有的激动涟漪。他当即宣布,收林轩为关门弟子,赐名“承运”,意喻其承载宗门气运。

自此,凌云便多了个光芒万丈的师弟。

林轩确实不凡,修行速度一日千里,旁人需要数月才能领悟的剑意,他数日便能通晓;常人难以炼化的丹药,他轻轻松松便能吸收。更重要的是,他嘴甜乖巧,极会讨师尊欢心。

最初,凌云并不在意。他性子沉静,不喜争斗,只觉多一个天赋异禀的师弟,于宗门是好事。他依旧勤勉修行,只是师尊能分给他的时间,渐渐少了。

林轩会“不经意”地在师尊指点凌云剑法时,提出一个更“精妙”的见解,引得师尊连连点头,而后便拉着林轩探讨许久,将凌云晾在一旁。 凌云好不容易寻得一株罕见的灵草,欲献给师尊炼丹,林轩总能“恰好”带回更珍稀的材料,或是“恰好”学会了一种能让丹药品阶更高的炼制手法。 凌云在宗门大比中拔得头筹,得到的不过是师尊一句平淡的“尚可”,而林轩即便只是在旁协助布阵,也能得到师尊“心思灵巧,未来可期”的赞赏。

点点滴滴,不胜枚举。

凌云不是傻子,他看得出林轩那看似天真无邪的笑容下,隐藏的争强好胜与若有若无的敌意。但他不愿与一个小师弟计较,他想,只要自己足够努力,足够优秀,师尊总会看到的。他甚至尝试着去亲近林轩,以师兄的身份指点他一二,换来的却是林轩更加巧妙的疏远与在师尊面前似是而非的“抱怨”,说凌云师兄对他要求太严,让他压力很大。

清玄真人为此,还特意找凌云谈过一次话。

“凌云,”师尊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,“承运乃天命所归,宗门未来的希望。你身为师兄,当多加爱护,而非心生芥蒂,与他争一时之短长。你的心,乱了。”

那一刻,凌云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。他想辩解,想说自己从未想过争抢什么,想说那些“芥蒂”并非由他而起。可看着师尊那双略带失望的眼睛,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,化作无声的苦涩。

他默默点头,退了出去。

自那以后,他更加沉默。他不再主动去寻师尊,只在固定的晨昏定省时出现。他将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修行中,试图用修为的精进来麻痹心中的失落。

然而,退让换来的并非海阔天空,而是变本加厉。

宗门内有限的修炼资源,如洞府灵脉的使用权、珍稀丹药的分配,都肉眼可见地向林轩倾斜。甚至有一次,凌云闭关冲击瓶颈,需要一枚静心丹辅助,他按规矩向丹堂申请,却被告知丹药已优先供给林轩师弟稳固境界。

他去找师尊,希望能得到一个公正的说法。

彼时,清玄真人正在考校林轩新练成的剑招。林轩一袭白衣,剑光灵动,确有天才之姿。师尊含笑看着,满眼都是欣赏。

“师尊。”凌云躬身行礼。

清玄真人目光从林轩身上移开,落在凌云身上时,那份笑意淡去了几分:“何事?”

凌云将静心丹之事说了。

未等师尊开口,一旁的林轩便抢先道:“凌云师兄,真对不住。我前几日修行偶有所感,境界有些不稳,师尊心疼我,才将那枚丹药予我。师兄若急需,我……我这就将丹药还给师兄!”他说着,便露出一副泫然欲泣、委屈万分的模样,仿佛凌云是在欺压于他。

清玄真人眉头微蹙,看着凌云,语气已带上明显的不悦:“凌云,为了一枚丹药,你也要与师弟争抢吗?承运修为精进,关乎宗门未来,你身为师兄,难道连这点气度都没有?太让为师失望了!”

“失望……”凌云喃喃自语,胸口像是被巨石压住,喘不过气。他看着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师尊,看着那个巧言令色、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师弟,一股彻骨的寒意浸透了四肢百骸。

他曾以为,只要自己足够好,就能留住那份温暖。他曾以为,师尊的教诲如山,不会轻易动摇。可如今看来,一切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。在这位天命之子的光环下,自己所有的努力与付出,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,甚至成了“不懂事”、“没气度”的证明。

亲近自己的师尊,也早已不再接受自己。那份曾经的温情,仿佛是镜花水月,一触即碎。

凌云缓缓抬起头,目光平静地扫过师尊和林轩,声音里没有了往日的恭敬,只剩下一种死水般的沉寂:“弟子明白了。”

他没有再争辩,也没有再祈求。他深深地看了清玄真人一眼,那一眼,复杂难明,似有不舍,似有决绝,而后转身,一步一步,走出了那个曾让他无比眷恋的院落。

回到自己简陋的居所,凌云盘膝而坐,心却久久无法平静。

往昔种种,如潮水般涌上心头。师尊的谆谆教诲,同门的嬉笑打闹,山间的鸟语花香……这里,曾是他的家。可如今,这个家,却让他感到窒息。

他想起了入门时,师尊问他的话:“你为何修道?”

他当时的回答是:“愿凭三尺青锋,斩尽世间不平;愿以一身修为,护佑宗门安定。”

如今想来,何其可笑。连自身的“不平”都无法斩断,又谈何斩尽世间不平?连师尊的信任都已失去,又谈何护佑宗门安定?

“道在己,不在宗门……”凌云低声呢喃,眼中渐渐凝聚起一丝光亮。

是啊,大道三千,何必困于一隅?天地广阔,何处不能修行?

既然此地不留人,自有留人处。既然这青玄门已容不下他凌云,那他便自己去寻那通天之路!

他站起身,开始收拾行囊。其实也没什么可带的,除了几件换洗衣物,便是那柄入门时师尊所赐的青钢剑,以及一本基础的吐纳心法。那些师尊后来赏赐的法器、丹药,他一样都没动。

夜色深沉,繁星点点。

凌云背上简单的行囊,最后看了一眼生活了十数年的青玄山。山还是那座山,月还是那轮月,只是看风景的人,心境已截然不同。

他没有去向任何人辞行。

他走到山门处,对着主峰清玄殿的方向,深深三叩首。

第一叩,谢师尊授业之恩,虽今朝缘尽,昔日教诲,不敢或忘。 第二叩,别往日同门之谊,江湖路远,各自珍重。 第三叩,断此身尘缘俗念,自此青玄再无弟子凌云,唯有问道者,孤身向天行!

三叩首毕,凌云毅然转身,身影决绝地融入了茫茫夜色之中。

前路漫漫,不知归途。但他知道,从今往后,他的道,只能靠自己去走了。

“向天问道,九死不悔!”

一声低沉的誓言,消散在山风里,也开启了他截然不同的人生。青玄门失去了一个曾经寄予厚望的大弟子,而天地间,多了一个一无所有,却心怀整个苍穹的求道者。

本站访客数 人次 本站总访问量